考纲解读:注意比较和变量控制两种实验方法
1、重视基础。对照考纲的要求,将课本系统地复习一遍。重点是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尝试解释、说明、区分一些事物。
2、强化应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我省中考化学命题的理念。灵活性、新情境,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化学知识、技能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化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体会和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已成为主流。遇到应用性问题,可从物质性质着手,从试题的答案中领悟,再及时总结和反思,形成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建议同学们适当关注热点问题: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燃烧与防火防爆安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新技术新发现等。
3、突出探究。科学探究渗透在考试内容中占30%左右。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等);二是从事探究的能力(制定计划、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三是表达和交流能力(结论描述、数据解释等)。
备考建议:要精选试题进行强化训练
精选、精析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要在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上有收获,容易题也要认真地选做,减少失误。多接触题型、多掌握方法、多总结经验,不要只关心分数,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和总结。
要通过做试卷适时检查复习效果(如: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安徽省中考仿真卷》)。每次考试后应及时把试卷上的错误记录下来,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总结,重点记忆,反复练习,扫除“盲点”。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避免出现审题不细、惯性思维、心浮气燥、眼高手低、偷工减料、钻牛角尖、解题不规范等问题。(合肥第五十中学 杨化银)